红山家园

关注民生 . 红山百姓家园互动交流平台,欢迎您!
搜索
红山家园 民生关注 查看内容

农村想要留住生源,就要办好学校

2019-10-11 14:32| 发布者: gurenze| 查看: 783| 评论: 0|来自: 红山家园网

摘要: 农村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少,农村学校真的面临关闭?现阶段农村小学仍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
这些年,在农村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少,农村学校真的面临关闭?曾经的热闹校园,如今已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场景。 



据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快速流动,农村学生源、老师锐减不再是个别情况,而成为农村大部分小学的常态。曾经上百人的小学如今都不足几十人,甚至一些农村的小学合并了班级。高年级的学生没有老师也没有办班了直接到城镇中心小学就读。

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校再小也是学校,设备、师资都有一定要求。现阶段鉴于地方财力有限,师资不足,为村小学继续投入,“性价比”则明显不高,于是这些村小学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学校”。在很多地方,都采取了放缓投入,减弱师资,通过低水平办学任其自生自灭。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乡村教育均衡化的发展进程,更使得农村孩子的教育质量受到严重折损


农村小学虽然“规模小”“生源少”,但据实情况和当地村民需求来看,仍有农村学校面临关闭的情况。农村很大一部分学生上学路途远,交通不便,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能靠年迈的老人在乡镇租房陪同小孩就读等情况。

在农村大部分家庭都是比较贫穷,生活开支来源都是靠外出打工。当然,也有一些家庭稍微好点的在县市买房,租房住,孩子也就跟随父母在城里读书,这也使得农村小学学生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乡村小规模学校(指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以下统称两类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8年年末,全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校生为384万。“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进城读书,享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这种想法虽好但不现实。况且,留在农村上学的往往是那些无力进城家庭的子女,他们是阻断贫穷代际传递和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人群


现阶段农村小学仍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不希望农村小学面临关闭。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农村学校生源呈现回升趋势已是必然,很多县市的学校面临学位难求,私立学校就读学费又高,因此,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放远眼光,树立大格局意识,做好农村小学的布局调整,要不忘初心,胸有村民,不能任由农村小学“弱”下去,要让“农村小学”强起来,确保每一个农村孩子“就近入学”,这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终极目标。

农村学校关闭容易恢复难,各地应该加大投入,提高办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运动场要和城市同标准配备,只要农村学校条件硬,师资好,哪一个家长愿意让孩子离乡背井去读书呢?

| 红山家园网编辑整理
|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下级分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