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家园

关注民生 . 红山百姓家园互动交流平台,欢迎您!
搜索
红山家园 民生关注 查看内容

乡村振兴迫在眉睫:“伪寡妇”和“留守妇男”

2019-10-11 15:15| 发布者: gurenze| 查看: 1368| 评论: 0|来自: 红山家园网

摘要: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出路,一个是全部进城,一个是全部回村。
所谓的农村新“病态”指的“伪寡妇”和“留守妇男”其实是一个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问题的延续,并不是新问题,只是老问题的新表现。

“伪寡妇”和“留守妇男”其实是一个问题,就是家里的青壮年劳力有一个出外打工,留下另一个在家里守着。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当其冲的原因是收入问题。


农村从事农业的收入实在是太低了。这里面采取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农场可能好一些,但大部分的农民还都是小家小户的个体经济。按照中国农村人口和农地规模来计算,每个人可能只有1亩多地,为了这一亩多地要购买种子、化肥、还要犁地、钯地,如果只有这些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种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农活,要除草、除虫,想要种的好有好的收成,就必须要时刻投入,家里离不开人。

但悲哀的是,收成好,收入却并不好。你们可以去看看粮价,玉米不到1元一斤,小麦不过几毛钱一斤,一亩地按照最高水平计算,玉米1000斤,小麦600斤,这才多少钱?水稻可能好一些,但是收购价也就是在2块钱左右浮动,一年2季稻,一亩地1000斤,也不过4000元,这还是最高的种植水平下。

对,农村农民可以搞点副业,比如种点蔬菜、养点鸡鸭,但是这些最初级的农产品不上大规模基本上都是微微利。

收入增长缓慢,如果支出也不大,其实还是可以很好的活下去的,只要收支匹配即可。

问题是支出相比收入增长的太快,手机要不要?一个手机几千元就是一年的收入,看病要不要,上学要不要,这些都是激增的花费。


为了平衡家庭的收支,唯一的出路就是外出打工!

打工这个事情,还得看老乡们的路子,如果老乡们一起找的是工地上的活,什么瓦工、焊工之类的,自然是男人出去打工,如果是纺织、做饭之类的,自然是女人出去打工。

打工的收益是远远超过农村种地的收入的,一些在建筑工地上干活的一个月能挣在村子里一年的收入。

自然,最好的办法是两口子都出去打工,这样能利益最大化。

于是出现了之前在媒体上疯传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那就是因为两口子都出门打工挣钱去了。

不挣钱不行啊,家里人要花啊!谁不想每天睡到自然醒,但前提是能够数钱数到手抽筋啊!

但是只把老人和儿童留在家里,也有问题。

老人的体力大不如前,不能够胜任田里的重劳动,精力也日渐不够,不能把孩子完整的看着,尤其是在孩子的学习上。这会导致很多安全问题。

类似孩子落水等报道曾经屡见不鲜。


还有情感上的问题,孩子跟父母长期不生活在一起,家庭教育基本不存在,孩子的成长也不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选择一个人出去,一个人在家。

家里留下一个壮劳力,一方面能照顾田里的农活,另一方面也能照顾家人。

但是这样也有问题,农村,寡妇门前是非多,一个女人留下来总是会或多或少的被人欺负。男人天天带孩子也会被村子里的人看不起。

而且出门在外的男人女人总有变心的可能,也是一幕幕人间悲剧。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出路,一个是全部进城,一个是全部回村。

这两个现在都是政策鼓励的,前者是正在推进的户籍放开改革,城镇化改革,另一个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信,随着国家的发展,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 红山家园网编辑整理
|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下级分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