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山清水秀而又贫穷落后,无论“她”是贫穷还是富裕。她依然是我们唯一的避风港,永远的归途。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会想念养育我们的地方。
仁化红山一直处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镇,红山镇亦是仁化县城5万多居民饮用水的水源地。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有高山茶园3000多亩,生产最安全、绿色、优质的健康饮品之乡,为何腰包未鼓,日子也越过越苦? 封山育林圆了梦,山荒了,人少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照出了众生百态。红山镇地处粤北偏远山区,四周环山。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当地又没有什么特色产品,除了茶叶、毛竹以外没有其它来源收入。茶叶也不是每家每户都有。 红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当地农民百姓经常感叹,农产品运不出去甚至滞销,种植的蔬果烂在地里。以前,村民主要靠砍树、种水稻维持生计。普通水稻的收益已满足不了家的日常生活开支。随着农村普遍实行封山育林,村民们的赚钱之道就只剩下外出务工。 前天在红山家园网站上看到这一篇《探秘仁化红山这个红色小镇贫穷在哪里?》一文中,让我特别感慨。红山镇“突破口”到底在哪里,优势又是什么?未来道路该如何发展?相信这些问题都会触动红山每个人的神经。你们有想过吗?红山人真的就这样祖祖辈辈贫穷落后下去?唯一出路就是搬迁?即使你已在县城,市区有套房子,普通的家庭房贷、车贷,孩子上学各种消费不说,这些经济负担和压力... ....。所以很多家庭都是把老人、小孩留守在老家,自己出去打工挣钱。 城市相比,尽管农村地区在医疗、教育和交通方面远不如城市,但城市农村消费并不低。在偿还抵押贷款的压力下,日常消费已成为其负担之一。从长远来看,农村生活也会变得非常糟糕。 一句俗语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是不是红山就没有办法了呢?办法当然是有的,关键还是要转变思路。制定长远计划和目标,不能只看眼前,不要目光短浅,成功在于长远的利益。找准改革的关键点、突破口,用好改革的“巧力”与“撬点”。把握好破旧和立新的辩证关系,抓住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好时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重大决策部署。 好了,文章写到这,纯粹个人脑洞,文笔一般水平有限,希望不要喷我。谢谢各位阅读,感谢红山家园网给我施展的平台!红山未来发展之路该何去何从,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