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勤劳就能致富 有人说,走出去,别无他法。 有人说,勤劳付出不一定致富,没错,就好比地方交通不便,再优质的资源,农产品卖不出去也是致富不了。 虽然,农村大部分农林资源丰富、品质优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为农村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在党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农村坚持“宜果则果、宜农则农、长短结合、种养互补、三产融合”的路径,引导贫困村户重点发展以种植蔬菜水果,养殖鸡鸭鱼等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农林业、小食品加工、农家乐等,全力打造山地特色产业基地,为实现精准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业扶贫虽然提高了农民劳动力,可收入是否成正比呢?一个地方如果样样都好,在资金、产业、劳务、培训方面进行“实打实帮扶”当然是好事,可唯一交通不便谈什么都是空话。老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一个地方交通的便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自是不言而喻的。 精准扶贫,产业是“根”。产业扶贫必须因地制宜,不能脱离地方的交通要道发展实际,否则就会导致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两张皮”。必须解决地方的交通,分区域精选富民产业,培强“造血功能”。 除此之外,政府必须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内外兼修”,挖掘潜力,打出产业扶贫组合拳。首先,完善工作机制。要求全县实行县级领导包乡联村、县直部门定点帮扶、工作队驻村帮扶“三力合一”工作机制,把精准扶贫措施落实到村、落实到户;定点帮扶单位密切配合真正的在资金、产业、劳务、培训方面进行“实打实帮扶”。加强产业技能培训,以个别带整体,优先扶持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培养本土技术人才力量,通过互联网构建农资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发展订单农业,帮助农民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问题。 (责编:何燕婷 (实习生):连桂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