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位于粤赣湘三省交界处,罗霄山脉南端,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是广东省革命老区,属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范围。 仁化,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红色遗址,有史记载的210多处,其中重点革命遗址56处。其中红山镇就有“红军桥”,“李氏宗祠”,“红军长征革命烈士纪念碑”。这些红色遗址,留存着革命战争的史实,浸染着英雄烈士的鲜血,记载着仁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留下了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陈毅、罗荣桓、聂荣臻、阮啸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 仁化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独立支援了大量钱粮和物资,数万群众参加革命斗争,12000多人英勇献身,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天,让我们沿着红色遗址的踪迹,去寻找那永恒的记忆…… 这是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上的广东城口(资料照片)1934年11月5日 ,红一军团经过一座座山来到红山镇新田村 一、【红山镇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位于仁化红山镇新田村,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是红军长征主力过境红山的指挥部。 1934年11月5日,红一军团部直属队由城口出发,经围坑进入新田村宿营,红二师四团在新田地域经暗迳、石洞雪、大水、清水江进入乐昌向麻坑地域进军。红一军团直属队宿营新田村后,把指挥部设在李氏宗祠,指挥全军活动。红军指战员一如既往地一面帮助群众,一面谈心交流,宣传红军宗旨和北上抗日等革命道理。 二、【红军长征革命烈士纪念碑】 红军长征纪念碑位于仁化县红山镇新白村委会的白石洞村小组,据纪念碑《碑记》记载,建于1968年,1991年重建。青砖结构,由碑座、碑身两部分组成,平面呈四方形,高9.5米,总占地面积144平方米。碑座等边1.75米。碑身正面塑有碑文,镌刻“红军长征革命烈士纪念碑”11个大字。碑底下筑墓,安葬有36位红军先烈忠骨。 1934年11月5日至9日,红军大部红一、红九军团、中央红星纵队及红五军团一部,陆续从城口镇经围坑进入红山镇的新田宿营。红军撤离之后,反动武装用尽残忍手段追杀红军伤病员,有36名红军伤病员遭惨杀,是当地农民群众自发将红军烈士遗体掩埋。 三、【红军桥】 红山红军桥位于仁化县红山镇新白村委会,该桥为石拱桥,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东西走向,单拱,麻石砌成。成26米,宽5.8米,高8米,桥拱跨度15米,占地面积约150.8平方米。桥两端设台阶,桥面平坦,是当地李姓人出资兴建的古道人行桥。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进过新白村,大部队三天三夜从此石桥上通过。当时,新白村的许多村民目睹了这一壮观景象。后来,当地人民群众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经过此桥,特把该桥称之为“红军桥”。从此,红军桥就成为当地人民群众的骄傲。 红色革命老区,回味峥嵘岁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铸革命老区新辉煌。今天我们对这里红色历史,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和传承还不够充分,这里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还需要更多方面的关心和了解,支持和帮助,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这里。 红山家园网呼吁各界人士高度的重视,保存历史遗产和修建这样的老革命根据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弘扬历史文化。(红山镇也是相对贫困、发展滞后地区),应统筹各方面力量,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给予必要的经济扶持,使之赶上建成小康步伐,与全国人民一起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红山家园网【撰文】古人谷 何燕婷 编辑 梁雅琳 【凡本网注明】来源:红山家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红山家园网,转载请注明“来源:红山家园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