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0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韩部长在谈到突出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时这样说。 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出党中央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明确信号。然而,今年首次提出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其中有哪些具体要求?具体指什么?又该如何让老乡们能够过上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也是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出发提出来的,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各省市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面也都出台了不少政策,让农民生活切实得到保障。 第一个优先--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 在干部配备上,是否优先考虑农业农村工作?在干部使用上,有没有把优秀干部优先安排到农业农村工作岗位上?在干部提拔上,是不是将农业农村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考虑? 要优先把优秀的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优先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优先把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到各地党政班子,建立健全“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打造一支“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 第二个优先--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 乡村振兴,怎样才能吸引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向乡村回流? 要破除阻碍要素城乡流动、平等交换体制机制障碍,改变资源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格局,引导和支持土地、人才、资金、技术以及科技等各类发展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释放发展潜力和活力。 湖北武汉市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鼓励和引导市民到农村租用空闲农房,鼓励本地能人、外地企业家到乡村创业。截至10月底,已吸引352位“能人”回乡创业,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农村达到145.36亿元。一度有些沉寂的村庄,开始重获生机与活力。 “以前做建筑行业,赚了些钱,前些年回乡时看见村里田地抛荒,人都快走光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葛天才是出村致富又被请回来的“能人”。他先是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种植特色花卉苗木。2014年,杜堂村被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葛天才立刻拍板:“政府就是不补贴,我也要自己投资改造家乡!” 搞建筑的葛天才拉起队伍,先后流转7000亩土地,将杜堂村打造成“木兰花乡”新景点。今年3月底,木兰花乡景区正式开放,短短半年多,接待观光游客20万人次。景区的建设也拉动了本地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解决800多人就业,3000余户农户脱贫。 第三个优先--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 要坚持把农业和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加大公共财政倾斜力度,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投入比例,过去长期是“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城”,今后要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不断增加。 “党的好政策让我走上了创业之路,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得到了社会公众认可。我理应为家乡的美好乡村建设出一份力,更好地回报社会。”说起为家乡捐资500万建设美好乡村的事,郎溪县民营企业家袁启宏感激地说。 没有真金白银的投入,哪来盆满钵盈的收益!乡村振兴,从脑中“一张蓝图”到眼前“一幅实景”,在干部群众“辛勤耕耘”的背后,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党中央确立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提出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的政策要求,如旱逢甘霖般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劲的物质动能,为各地各部门推动乡村振兴夯实了底气、提振了士气,回应了乡村振兴钱主要从哪里来的发展之问。 第四个优先--公共服务上优先建设 要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能够实现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让农民在农村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 优先在服务体系上建设,提升农村服务保障水平。完善的公共服务保障网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必有之义,只有很好地实现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织全、织密、织牢了这张网,乡村振兴的“里子”才能结结实实。要树立优先导向,促进科教文卫齐下乡、多进乡、常在乡;要普惠全体农民,推动医保、社保、大病保城乡统筹全覆盖,要聚焦“三留守”、贫困户、病残弱等难点人群,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升农村关爱服务体系和建立多层次养老体系。 用农民的话说,我们希望有一天能够过上城里人一样的日子。这也是百姓们的心声,能过好日子,也是大家的盼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