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必脱发?这些原因致脱发频发 48岁的倪阿姨一直深受头发稀疏的困扰。自从年轻时产后脱发开始,虽然开始出现脱发现象,但并不明显。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脱发越来越严重,头皮逐渐一目了然。看着周围同年龄段的朋友们仍然头发浓密乌黑,自己却已经头发稀疏、花白,倪阿姨十分着急。 对此,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传统医学科主任盛昭园表示,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代谢的减缓,头发的营养供给不足,脱发是普遍现象。但是一些气血充盈、身体强壮的老年人仍然可以头发乌黑浓密。中年人由于所受到繁重的工作压力、社会责任以及家庭义务,更容易出现脱发现象。 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看,脱发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肾虚脱发:肾气充实,头发就浓密,肾气虚,头发就容易脱落。此种脱发应该以补肾为主。 2.血虚脱发:《诸病源候论》说:“冲任之脉,谓之血海……,若血气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毛落”。 3.血热脱发:很多少年白发、头屑过多、脱发属于这种类型。由于肝火太旺而阴液滋养不及,风胜则燥,燥伤阴血,阴血不足不能养发,毛根干涸而发焦脱落。【详细】 如何守住岌岌可危的发际线 病理性脱发指的是头发异常或过度脱落。造成脱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雄激素、遗传等引起的激素性脱发,其主要是因为双氢睾酮分泌过多,导致毛囊萎缩出现脱发;同时也会刺激皮脂腺分泌,使头皮大量出油。还有其他因素,如营养、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在精神压力作用下引起的脱发。 饮食问题也会影响脱发,如食用过量甜食、饮食过于高脂油腻等。 还有因遗传、发育缺陷所引起的头发完全缺失或稀疏的先天性脱发。此外随着季节变化,也会出现脱发量的变化和波动,正常人也是这样。 其实,掉头发是每个人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那么如何判断是正常掉发还是脱发呢?医学上的衡量标准是,正常人每天包括洗头、梳头,正常脱落的头发应少于100根。 如果每天掉发超过100根,且持续两三个月,那就需要去医院就诊了。还有偏爱留短发的人群,可能并没有明显的掉发,但发际线却日渐后移,额头越来越大,或头顶头发稀疏、突然有区域露出头皮。这些情况需要高度重视,必须立即采取干预手段。 脱发只是一个表象,不同病因引发的脱发类型有几十种之多。而脱发的真正原因需要皮肤科医生专门诊断,找出内在病因,因病施治。 例如,因甲状腺问题引起的脱发,需要先转到内分泌科治疗甲状腺的原发病;因免疫系统问题,如患红斑狼疮造成的脱发,则需要先去免疫科治疗红斑狼疮;还有一些内科治疗不能取得明显效果的,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毛发移植;更复杂的情况,则可能需要多科室联合施治。 虽然药物治疗脱发比较有效,但也不可忽略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预防措施和缓解手段。比如要注意减压,保持心情舒畅,尽量不熬夜,都有利于脱发的减轻和恢复;再比如生活中少吃油腻、高糖食品,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蛋白质;注意每天多梳头,多做头皮按摩,也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掉发。【详细】 头发没干就梳?错误梳头会让你的头发越梳越掉 “欲发不脱,梳头千遍”。梳头不仅可以养气活血,还能促进秀发健康生长。然而,如果梳头的方法不对,反而会伤害头发,导致头发干燥、打结、没光泽,甚至还会脱发。 梳头常见误区: ▲一梳到底 这是人们最常犯的错误。拿起梳子从发根开始,从上到下一梳到底,不仅容易导致头发打结,还会因此拽掉一些“无辜”的头发。正确梳头应该是先握住一截头发,梳开散乱的发梢,然后再由头发的中段梳向发尾,最后再从发根开始慢慢梳向发梢。 ▲梳头速度快 为赶时间草草梳几下了事,殊不知如果梳头速度太快,尤其是用密齿梳时,梳齿缝中的头发会受到牵拉伤害,时间长了有可能导致断发。 ▲不清理梳子 许多头皮疾病都是经梳子传染的。油脂、灰尘等污垢残留在梳子上,时间久了,会滋生病菌,通过与头皮接触感染人体。因此,梳子要经常清理,可以将其放在肥皂水里浸泡10分钟,然后用旧牙刷逐个梳齿缝刷洗,再用清水冲净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