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村出身的你想必有更多时间亲身体会到,在光鲜的大城市之外,中国的远郊以及农村地区最真实的一面。这既是牵连着大多数中国人故土乡愁的一面,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的高增长背后隐而不显的一面。这平时不易看到的农村经济状况,恰恰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最息息相关。
或许你会质疑说,自己并不是农村人,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坦白讲,这种看法实在是肤浅。中国自古乃是农业大国,历朝历代的农民数量都大大超过了城镇居民数量,经济基础也是以传统的农业为根基。
即使是现在所谓的“城里人”,往上倒腾三代,大部分其实都是来自中国广袤的乡村。有人说社会进步了,没错社交是进步了。然而,反观当下城市经济的“繁荣”,其代价恰恰是农村的不断萎缩和凋敝。
看着当下农村逐渐变成文章形容的那样怎能不叫人心疼?同时也值得我们这一代人深思。
图文来源网络部分现象还是存在的请勿完全对号入座,如果您有所感触的话,希望从您做起,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以前的农村,承载着儿时的记忆,欢声笑语,有我们年迈的父母,沧桑仁慈。农村没有城市的喧嚣,是心灵的一片净土。没想到,每年回家看到的却是一步步走向灭亡…越看越让人心痛!
这一切的爱与痛之中,自己无能为力,仅能摘录其中的片段,并筹划着有朝一日立此存照,记录民风遽变、一个村庄的死亡全程。 村里的娱乐方式是略显单调的麻将与扑克牌、六合彩,这个风气在长达多年的时光中长盛不衰,年老者负责操持家务、照看孩子,而坐在麻将桌上的是一群身强体壮的中年男女和一群敢于下赌注的年轻人,甚至一些男女关系乌烟瘴气。
麻将牌局会持续几个昼夜,直到把兜里的钱输光才肯回家。中途只停歇片刻,泡一碗方便面、吃几片面包或者撬开一瓶啤酒填肚子。为了就地取材、节约时间,这些赌局常设在小卖店中,赌家们一手搓着麻将,另一只手啃着面包。
靠收取麻将桌和扑克桌“台费”的老板,比家里出了个状元还牛逼! 没错,农村百姓生活水平确实在提高,但现在在桂阳除了红白喜事,有的人有事没事就喜欢摆酒:除了满月酒,升学宴,搬新家,还有各种无事酒。
一般的邻居现在都要送200元,亲一点的就是500,再亲一点的是1000,在农村本来就挣钱难,一年到头这些钱全部花在吃酒上!好好的人情关系,却弄成了沉重的负担! 现在回农村去,还有一个不好的现象:什么都在比!表哥、堂哥都盖新房子了,就咱们家还是平房多数年轻的小夫妻出外打工4-5年回来盖两层以上高房子过完年继续出外打工3-4层的新家只剩下一对老人住邻居家买汽车了打工回来也买一辆,然后摆着落灰也有这些现象。
就连放炮也不甘落后!不管是春节还是红白事,每户农民无论穷富,都要购买鞭炮,烟花攀比炫富吗?真心富裕!!!
每户花销少则三五百元,多则超过千元,一个村里的烟花爆竹会花费近100万!原本美好的邻里亲情,如今却变成了嫉妒与攀比。 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只剩下老一辈的村民苦苦支撑,往后的发展,基本可以断定,年轻人不会再种地了,自然和人争夺田地的较量,将会以自然的胜利而告终!
当然,人退林进,也未必不是好事,但村庄的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你的家乡的根还留住吗? 农村本是一个局限的天地,不管人多人少,四面深山环绕,每个村庄只有一条破水泥路通向乡镇,很多村民,一生未出远门,还有更多的老人,没读过一天书,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没进过城,想到你的父母一生劳累你不内疚?
没怎么见过世面的老人,却是大山中最宽厚仁慈之人,可惜,这些老人越来越稀缺了。各种手工艺,民间艺术文化全部失传,也没人提起事不关己!
很早以前,村里的长辈遇到外来的乞丐,都会给一口饭吃,这是最基本的善良和道德。
但是现在呢?过路陌生的外乡人,讨口水,问个路,都爱搭不理,物欲横流的社会,连农村也不能例外! 有些农村对子女的教育观,始终处在一种盲从和摇摆状态,大山隔绝了村人的视野,他们不知道、更不关心外界发生了什么。
在村人眼中,好与坏、是与非的衡量标尺和参照系,是比他们相对富裕的几个村民,这种逻辑极为简单:有钱人,就是成功的,也一定是最正确的。 故乡还在,但村子的魂魄早已死去宗族家训的血脉早被抽空人回来了,心却没回。放不下的手机,打不完的牌,没多少人关心故乡是否发生了变化。《走向死亡的农村》对农村发展的一种警醒,不得不说,对于不好的问题应当改正。
我们含泪抒发着对乡村的思念可你曾想过:我们一边在忙着怀念故土,一边却在亲手毁灭我们的家乡!!! 致青春的你,致爱家的你,致各位父老乡亲们你该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