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家好像已经毫不避讳的告诉别人自己就是“吃土少女本人”了。 前段时间一直哄吵着现在就是“消费降级时代”, “榨菜就着二锅头,骑上摩拜遛一遛”。 捂紧钱袋子,不冲动消费,不盲目消费,就成了大部分人的共同选择。可是再怎么精打细算,小编看到这一消息,还是感觉钱包好疼。

涪陵榨菜涨价10% 11月1日晚间,涪陵榨菜宣布旗下部分产品涨价10%。

公告称,其下属销售公司为统一全国流通产品价格体系,防止窜货保护渠道各成员利益,经集团研究决定,销售公司上调80克鲜脆菜丝(全国版、北京版)、80克原味菜片、80克鲜爽菜芯、80克鲜脆菜丝量贩、80克原味菜片量贩、80克鲜爽菜芯量贩7个单品的产品到岸价格,提价幅度约10%,价格执行已于10月29日12:00 开始实施。
涪陵榨菜10月25日最新公布的2018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25.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3亿元,同比增长72.16%。基本每股收益0.66元。
加上2018年的此次提价,2016年至今,两年多的时间内涪陵榨菜就进行了四次提价: 2016年7月,涪陵榨菜以“原材料和劳动力上涨”为由,将11个单品价格提高8%~12%; 2017年2月,又以“缓解成本压力”为由,上调了80g和88g榨菜9个单品的产品到岸价格,提价幅度为15%~17%不等; 2017年四季度,公司将脆口榨菜从175g包装降低至150g,主力榨菜由88g降至80g,但售价不变,变相提价10%~16.7%;

(图片来源:青山资本)
2018年11月1日晚间,涪陵榨菜宣布上调80克鲜脆菜丝(全国版、北京版)、80 克原味菜片、80克鲜爽菜芯、80克鲜脆菜丝量贩、80克原味菜片量贩、80克鲜爽菜芯量贩7个单品的产品到岸价格,提价幅度约10%。
所以,这一次涨价也只是一次常规操作罢了。 只是与之前提价的理由是榨菜原料、包装物料、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相比,此次提价的理由则是“为统一全国流通产品价格体系,防止窜货保护渠道各成员利益”。 经过多次提价,涪陵榨菜的终端零售价格从十年前的5毛钱涨到了如今的2块多钱。
对涪陵榨菜频频提价,有券商在其研报中表示,这是由于消费者对榨菜类产品价格敏感度不高,给了涪陵榨菜涨价的空间。 榨菜提价就会销量增长? 在战略定位专家、上海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看来,
由于榨菜领域市场规模不大,涪陵榨菜已经牢牢占据市场第一的位置,在增量空间相对不大的情况下,提价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涪陵榨菜持续的盈利能力。 不断的提价,也为涪陵榨菜带来了持续的业绩增长。

(图片来源:网易财经榨菜行业销量保持稳定增长)
通过拆分榨菜行业收入的量价表现,可以发现过去15年间榨菜行业整体销量增速基本保持在3-5%之间,极为稳健,事实上,产品大幅涨价正是推动涪陵榨菜业绩增长的主因。
每次提价,涪陵榨菜表示“会对当期业绩有一定影响”。 那么,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先看直接提价的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涪陵榨菜的净利润是快速增长的。今年前三季度,涪陵榨菜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25.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3亿元,同比增长72.16%。

(图片来源:东南快报 涪陵榨菜近年来净利润增长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涪陵榨菜并不是每次涨价都能取得“量价齐升”的效果。如2009年-2014年,公司提高了单价,销量就发生了下滑。

(图片来源:招商证券)
对此,招商证券在其研报中表示, 涪陵榨菜竞争格局一家独大,因此提价能力较强,但这并不代表所有提价均可成功。如2009年,涪陵榨菜采取了缩小包装的形式提价,但对渠道利润没有影响,也影响到了渠道的销售积极性。 有分析人士表示,涪陵榨菜市场占有率高,提价能力强,在消费者可接受的范围内,通过提价能够直接提升产品的毛利率。 但是,也不能过度迷信提价对业绩的带动作用,渠道利润的分配和终端消费能力是提价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提价策略和提价时机就显得特别重要。
啤酒二锅头泡面回暖 康师傅也改变了以往的下跌趋势,销量上涨。今年8月公布2018年中期业绩显示,期内营收为309.96亿元,同比增长8.5%;本期利润为14.88亿元,同比增长69.1%。 其中,2018年上半年,方便面业务占康师傅控股总营收的36%。方便面业务收入同比增加8.4%。
容器面和高价袋面贡献最大,两者同比增长分别为7.01%、14.83%,而中价袋面及干脆面销量则分别下降2.32%、23.95%。

(图片来源:青山资本)
方便面业务的整体增长,得益于容器面与高价袋面销售的拉动。 除了康师傅,统一企业中国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统一实现营收人民币112.24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经营利润9.33亿元,同比增长18.2%;统一方便面业务的收入为41.52亿元,同比增长8.0%。统一在财报中指出,公司上半年收益的增长主要受惠于方便面饮料销售的回温。主要是“汤达人”等高价面对于业绩的拉动作用。
在此前两年,中国市场的方便面销售数据曾持续下滑,而如今,康师傅与统一企业的半年报业绩均录得了不错的增长, “面条啤酒,越吃越有。”素有 “泡面搭档”之称的二锅头、啤酒等企业上半年的市场销售也反响不错。上半年,牛栏山二锅头的所属企业顺鑫农业的白酒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7.74亿元,同比增长62.29%;
北京控股(00392)发布附属公司燕京啤酒2018年前三季业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39%至102.33亿元人民币,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0.09%至6.11亿元人民币。 重庆啤酒披露了2018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1-9月重庆啤酒实现营业收入29.24亿元,同比增长8.8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85亿元,同比增长21.70%。
有观点认为,消费者对价格有更高的要求,不愿意为品牌的高溢价买单,消费观趋向于成熟和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