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些村还没有通电,一个村连个电视也没有,都还点的煤油灯。最高兴的事就是小时候看电影,本村的还有附近村庄只要放电影,我们都会跟着大人去看。一听说村上谁家放电影,高兴的连晚饭都不吃了,我就和其他小伙伴搬着小板凳早早地就来占位置.....放映方式很简单,一般会提前半天搭建好。其实就在晒谷场的边上,在泥地里插上两根竹杆或是小树杆,再在竹或树杆的顶部系上一块白色幕布,然后在晒谷场中找好位置,摆上机器,调试好,便可开始了。
童年的记忆里。。。为了看场电影,几个小伙伴跟着大人都能跑到7、8里地以外的邻村去看。回来的路上,走着走着都能睡着了。。。。看过的电影太多了,记忆深刻的有《上甘岭》《解放石家庄》《小兵张嘎》《南征北战》《血战台儿庄》《大渡河》《红高粱》《野狼谷》《冷血十三鹰》《龙门客栈》《少林寺》《新少林五祖》等等....戏曲电影也很多《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七品芝麻官》《卷席筒》《花木兰》《穆桂英挂帅》。。。。那些年我才十几岁。。。。陌生的村里,有人被狗追过,有人掉进水塘,有人......回来看不清楚路,点上一把麦秸。
童年的记忆里。。。我也是很怀恋美好的童年,那时候、那家伙、那场面,人山人海,那时看电影像过节一样开心。最不愿发生的事就是放着放着发电机坏了,还有就是放到一半时下大雨了,放映员还得第二天接住放一遍。
在电影放映中,场面是相当的热闹,像是大聚会一样,直到放映机那一束雪亮的光柱射向银屏时,现场才会安静下来。然后,随着剧情的发展表现出各种喜怒哀乐,有时也会互相发表几句评论,比如“这个坏人真是坏到极点了,怎么不早点杀掉呢”之类的。
“中场”要换片,这也是观众们唯一的“尿点” 多次使用的胶片特别容易损坏,在放映过程常会出现黑幕或者跳帧现象,但观众并不介意。
总有熊孩子为了在银幕上留下自己的身影,去挡放映机的灯光,也会有人踢到电缆,总之放映过程小插曲不断。 年轻人都在家无所事事,闲的时候就会惹点事端出来,尤其是看电影,看电影有一点就是很容易发生打架斗殴,最早的时候打架都不带东西,拳头打腿踢,后来看电影打架都带上短木棍,在后来看电影年轻人腰里都别着刀子,我们村上年轻人打架都很猛,村上年轻人多,打架时人多势众,很少吃亏。。。。。
总之我们小时候的童真和快乐都淹没在时间里了,现在想想那时候都多么幸福啊.....有时候自己真想回到小时候的农村,每个家庭都一样,谁家也不比谁家富裕多少,整天无忧无虑还能串串门,找小伙伴们玩。现如今社会的贫富差距,让很多的亲戚朋友疏远了,没有了亲情味道,不管是小时候的好朋友还是老同学,有些人混的好了就疏远了不在联系老同学和好朋友了,混的不好的感觉木面子,也不在联系儿时要好的玩伴和老同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