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生的第一次,总有着特殊的含义。政治家的第一次,有时更传递出丰富的信息。 2018年风云激荡,中国设立了最高国家荣誉的“友谊勋章”,第一枚,就授予了普京。 授勋前两天,普京接受专访,还感慨地提到了一个细节,中国最高领导人曾为他庆祝生日,俩人一起喝了伏特加,吃了香肠,“也许他是唯一一位和我庆祝生日的国家领导人”。 2019年风云再起,一项安排已经基本拟定:这个春天,普京再次到访中国。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日前表示,按照俄中正在协商的方案,普京将在明年4月访问中国,并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而且,来而不往非礼也,两个月后,中国领导人将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 最终的行程,当然以中俄的外交公告为准。但杰尼索夫透露的信息,显然也很有意思: 1,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将在明年4月召开,普京会再来共襄盛举。 2,两个月内,中俄领导人实现互访,走动得确实相当频繁。 3,考虑到今年还是建国70周年、中俄建交70周年,金秋时节,普京还很可能再度访华。 4,2018年,中俄领导人面见了4次;2019年,除了互访外,考虑到还有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峰会等多边场合,中俄领导人会面次数,只多不少。 这也正说明当前中俄关系的特殊性。 确实特殊,非常特殊。 中俄不是盟友,也早已不是同志加兄弟,但在当前激烈的国际斗争中,中俄在很多问题上立场一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合作。 一些细节,更是意味深长。 今年普京对中国国事访问期间,中国除了给普京颁发了首次设立最高荣誉的友谊勋章。中国领导人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按照外媒的说法,他评价普京是他最好的知心朋友。 而且,作为一项特殊的任务,普京还第一次乘坐了中国的高铁。 
当时央视画面上,高铁在快速奔驰,车速很快就达到了每小时300公里。中国领导人向普京介绍了高铁的时速、规划等情况。 央视的同期声显示,坐在高铁上的普京很感慨,说坐火车总有一种浪漫的感觉。从央视画面看,普京可能说的也是他以前乘坐火车的感受。 但毕竟,他当时正在乘坐高铁,这种感觉肯定也包括中国高铁。 坐中国高铁很浪漫!普京你也真会说话。 

(二) 在最近这几年,所有大国领导人中,感觉最投缘、见面最热烈、关系最默契的,也就是中俄领导人。 只要中国举办的重大活动,还不是APEC、G20这些国际会议,而是中国的原创活动,比如胜利日大阅兵、“一带一路”峰会,普京也必定亲自来捧场出席。 不一般,确实非常不一般。 在日前的年度记者会上,普京还特意点了一名中国记者提问,并在回答问题时说:俄中两国不仅在经济领域,也在安全领域展开合作。同时,俄中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协作,有助于国际形势稳定发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当即回应说,高度赞赏普京的评价,普京总统的表态,恰恰体现了中俄之间的高度政治互信,以及高水平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华春莹还说:面对当前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中俄关系体现出了坚如磐石的稳定性,为这个复杂动荡的世界注入了很多稳定因素,中俄战略协作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安全与稳定的中坚力量。 坚如磐石,中坚力量。不是盟友,但有时又胜似很多盟友。 这一次访华,普京可能还要谈一个特殊的合作。 俄罗斯驻华大使这样说:“正如俄罗斯生产商所说,俄方已经不愿像以前那样仅向中国伙伴提供土地,这是过时的合作方式。俄罗斯和中国应该讨论建设大型现代农业企业,建立大规模且长期的合作。类似企业应具有长期市场前景。” 请注意这里面的政策转向: 1,以前俄罗斯向中国企业提供土地租种,以后这可能要停止了。 2,但农业合作前景远大,尤其考虑到气候变暖,俄罗斯有的是大片撂荒的土地,而中国人是最会种地的民族。 3,以后的合作,就是大型农业企业,走市场化道路。 一句话,中俄农业合作,尤其是远东的合作,正方兴未艾。 

(三) 外交无小事,一些细节,传递的信息是意味深长的: 第一,中俄关系风风雨雨那么多年,现在无疑正渐入佳境。 今年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普京还会见了老王同志。老王当上副主席后,第一次出访也选择了俄罗斯。 有媒体的报道说,老王用了六个字评价中俄关系:背靠背、肩并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