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畲族人口约35万人,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和广东,在韶关主要分布在始兴县和南雄市。 平时畲族饮食和当地汉族相同,主食大米和甘薯米,杂粮有麦、高粱、小米、玉米、鸭爪稗以及南瓜、马铃薯、芋头等。副食有竹笋、蔬菜、野菇、野菜、鱼、肉、蛋等。节日食品较有特色,主要有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等。
乌米饭 为农历三月三食用。乌米饭的制法,是用山上的一种野生植物乌稔树(杜鹃科,乌饭树)的叶子,放到石臼舂碎后,贮到布袋里,连袋放到铁镬里,加适量的水熬汤,让它释出紫黑色的汤汁来,而后去掉袋里叶渣,将精选的糯米泡进汤进汁里,几小时后,捞起放到木甑里蒸熟即成。乌米饭色泽乌黑发蓝,香软可口。由于乌稔能起开脾、防腐作用。故将乌米饭放在通风阴凉处,数日不腐。食用乌米饭有准备春耕,迎接丰收的象征意义。
菅时粽 俗称“菅粽”,通常在端阳节和龙节时食用。将精选优质糯米倒入黄碱水里浸泡若干小时,拿两片菅叶对折成一条槽底,而后舀碱水泡过的糯米放叶槽中,成为一条20厘米长玉米棒子状的菅叶粽,放到锅里煮十余小时遂成。每逢端午节,菅粽供敬祭祖宗外,还用以馈赠亲友。
糍粑 畲族过年、做“七月半”和冬节都要制糍,取意时(糍)来运转,生活年年(粘粘)甜。糍粑的做法是:将浸泡一天后的糯米滤干水,放到木甑里蒸熟。倒入石臼捣烂,捏成小团或饼状食用。
米酒 畲族男子嗜好酒。大事小事离不开酒,闲聊劳动也要喝酒。大人爱喝自己家酿的糯米酒和“番薯酒”,小孩爱食自家做的连酒糟一起食的“酒娘糟”。
“番薯酒”制法是番薯丝蒸熟后加麦芽经酶糖化后取其汁,将此汁煮沸,冷却后掺和家酿三日的糯米酒,即是番薯酒。番薯酒另一制法:取番薯米加水浸后煮熟,或鲜番薯煮熟,而后加酒曲,经发酵后蒸馏出的烧酒即是。这种酒香甜似蜜,人们喝了似醉非醉。“酒娘糟”则是家酿白酒才2至3日,发酵变甜的酿饭。这种酒饭的曲子要放得适度,并掺上少许的水加糖一煮,香甜可口。
畲族农村农历十月过后,家家酿酒,把酒抽到酒坛里密封起来。以备于年节、农忙时候饮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