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家园

关注民生 . 红山百姓家园互动交流平台,欢迎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3680|回复: 0

      仁化红山镇山清水秀,适合白毛茶生长

      [复制链接]

      5

      主题

      8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
      发表于 2017-11-26 13: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图片20171126130710.jpg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仁化县红山镇,地处丹霞地貌风景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广东省生态示范镇。出产的白毛茶具有芽头肥硕、茶毫满披、滋味甘醇、带兰花香味四大特点,自古就是朝中贡品。

      QQ图片20171126130540.jpg


        红山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有相关记载,明清时期已有人工种植,白毛茶野生资源分布以仁化红山及乐昌五山为中心,品种质素上明显优于其他地区,被誉为“中国白毛茶之乡”。

       仁化县生态环境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区丹霞山,其山川地理,秀丽天成,集雄、险、奇、秀、幽于一体,吸引着海内外四方游客。而红山镇坐落在仁化县城西北部,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十分丰富,此外还具有丰富的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群,是一个林业资源丰富的乡镇。
      QQ图片20171126130629.jpg


        南粤风土孕香茗,高山云雾出好茶。仁化白毛茶产区原生态森林及其天然独特的地形地貌无可复制。红山镇森林覆盖率达89%,境内有一片黄岭嶂,海拔高度为1187米,距红山镇中心约25公里,在广东省内海拔千米以上的165座高峰中排行第93位。黄岭嶂山高雾漫、气候湿润、蒸腾量小、空气中负离子成分高,昼夜温差大及漫射的紫外线对芳香型茶叶的生长十分有利,空气异常清新,在当地有仙山之称。这是孕育好茶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产白毛茶茶芽粗壮,密披银色毫毛,经加工的茶芽毫毛银白如雪,茶汤清澈持久,还富含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氨基酸、茶多酚含量较高。

        “这里的白毛茶都是喝山泉水长大的,品质自然比较好”红山镇的一位老茶农自豪地谈道。茶蕴灵性,好山好水方可育好茶,广东省高坪自然保护区就坐落在红山镇,也是县城居民的食水源头保护区。清澈冰凉的涓涓细水培育出的白毛茶滋味甘醇。境内烟竹、鱼皇、小楣水三个村是茶叶专业村,尤其是高坪自然保护区周围10多个自然山村,都是红山白毛茶的原产地。

      悠久的产茶历史

        红山产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在1978年的省山区资源调查中,有关专家认为红山白毛茶品质居粤北各茶之首,是岭南茶之珍品。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记载:“岭南茶生韶州,其味极佳。韶州生黄茶,产于韶州各县。”这里的韶州茶便出产自黄岭嶂,由此可见仁化早在1200年前就有茶叶生产。明朝嘉靖年间编写的《仁化县志》中载有:“茶类:有黄茶、青茶、甜茶、苦茶”,这说明仁化县在400多年前,在茶树品种上已经有了初步的品种分类。

        清代同治《韶州府志》卷十一物产篇记载:“毛茶出西山有白毫,苦涩大寒,消暑解热去积滞”,西山即仁化县一带地区。清代《康熙仁化县志》、《同治仁化县志》记载:“茶有白毛、黄毛两种,黄岭山窝产白毛茶,时称白茅茶”。明嘉靖年间被列为朝中贡品,明、清时期有人工种植,清末已有种植茶园750亩,所产的“云雾白毫”已成为仁化县名特产,远销东南亚等地区。清末民初,茶商不仅争相购买,有些还在红山区的小楣水、石塘区的观音坐莲两地雇请100—200名工人兴办茶场,后因茶价下跌而倒闭,仁化白毛淡出人们的视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