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还没上车就知道长相?交通部对顺风车社交说“不” 在滴滴顺风车凶杀案新闻之后,91年的小羽(化名)把自己主页个人信息的年龄一栏改成70后,美颜头像换成了一只猫。 “这是女乘客的自我保护方式之一,希望关闭社交功能,不想被随便评论,让出行更纯粹一些”。小羽说。 5月15日,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与网约车不同,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拼车、顺风车,是一种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但目前一些平台公司推出的顺风车业务增加了过多的社交功能,偏离了提供出行服务的本意。 在此之前,5月11日,滴滴宣布自5月12日0点起,顺风车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下线,停业自查整改一周。 5月13日,主营顺风车的叫车平台嘀嗒出行暂停了用于社交的“结伴”频道。嘀嗒在APP内发布消息称,“正在对结伴频道进行优化调整。调整期间,发帖和回复功能暂时无法访问。”。 在新一轮审查之下,顺风车这个主打社交+O2O模式的出行服务将何去何从? 交通部:有平台顺风车非法营运存隐患 嘀嗒下线社交应用“结伴” “你我同行,遇见美好”。2015年6月1日,滴滴正式上线“顺风车”,按照当时的宣传介绍,其最大的亮点是增加了“社交元素”。 按照柳青的描述,滴滴顺风车会建立乘客和车主的双向评价体系。即拼车结束后乘客和车主可以通过贴“标签”互评,而顺风车平台后期也会根据标签进一步为用户匹配相似的同路人,乘客和车主都将有机会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受到争议的顺风车社交属性 2016年6月,另一家出行平台嘀嗒出行新增“结伴”频道,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 据了解,用户进入结伴频道之后,会发现“周边郊游”、“同城活动”、“一起看世界”、“晒图求脱单”、“结伴跑步健身”、“寻找上下班拼友”六个主题,为用户构建多个出行场景。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发布或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行意向,然后寻找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完成一次志趣相投的出行。 目前,顺风车领域以滴滴出行与嘀嗒出行为主,近期高德也宣布入局顺风车。据嘀嗒方面的数据显示,其已拥有超过8000万用户,1250万车主。滴滴顺风车数据显示,其已覆盖国内近400座城市,汇集了2300万车主分享自己的座位。 然而,被滴滴称之为“亮点”的社交功能因近期一起凶杀案件而备受诟病,整个顺风车行业也面临整顿。 顺风车司机可以评价乘客,尤其是女乘客被贴上“美女”、“颜值高”等特征,增加了女乘客的风险。 滴滴方面已经自5月12日0点起,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停业自查整改一周;13日,嘀嗒也对顺风车平台进行优化,“结伴频道调整期间,发帖和回复等功能暂无法访问。” ▲13日,嘀嗒也对顺风车平台发帖和回复等功能无法访问 截至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发稿时,嘀嗒方面未对暂停“结伴”的原因和整顿进展进行回复。 5月15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示,目前一些平台公司推出的顺风车业务增加了过多的社交功能,偏离了提供出行服务的本意,甚至有的平台公司以顺风车名义行非法营运之实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乘客曾要求滴滴取消顺风车评价未果 滴滴:标签添加后无法删除 车主刘峰认为,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自己选择乘客。由于经常深夜下班时接单,刘峰对于乘客有自己的一些选择“标准”,会优先选择评价分比较高的乘客,“上车前也会打电话联系对方,喝醉酒的,多位男性乘客的就不会接单。” 不过,有受访的女乘客对顺风车的这种社交功能设计不满。家住河北燕郊的王燕(化名)14日对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回忆,早前有一次她叫了一辆顺风车去首都机场附近,当天晚上便收到司机的骚扰信息,“大概内容就是,你晚上一定很寂寞吧?我可以去陪你”,她回忆,“早晨坐车的时候,那个司机还算有礼貌,稍微寒暄了几句,说在燕郊有好几套房子,我没接话。” 她事后向滴滴方面投诉,“对方说要去核实,后来又电话追问,对方还说要去核实,之后就再没给我回复过。”这次之后,王燕只坐同事的车,或者小区业主的拼车。 王艳建议滴滴方面应该取消司机评价时涉及乘客外貌的一切标签,“像什么‘气质美女’‘安静美少女’‘素颜美女’这种,感觉就像让别人挑选似的。” ▲滴滴顺风车评价标签页面 值得一提的是,有网友表示,曾让滴滴方面删除这类外貌标签未果。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查看滴滴顺风车用户指南时发现,在“是否可以修改评价”一栏里,明确写着“每个行程最多可为对方添加三个标签,标签一旦添加后无法删除。” 此前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表示,“我们的愿景,是通过不断优化司乘匹配度和顺路程度,提升用户体验,让分享出行变得更简单、更高效。”滴滴还推出顺风车业务独立APP。 而嘀嗒官方介绍称,用户可选择结伴频道不同主题,发布或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行意向,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顺风车加入社交模式可以增加出行的乐趣,车主与乘客的互评提高了双方的信任度,也为之后的下单的乘客和接单的车主提供服务参考。当然顺风车的审核不仅严格车主准入,同样也要规范乘客的行为。社交互评起到了一定作用。 “顺风车大部分是一次性交易,而且很大的问题就是费用不足以激励很多司机提供车辆,也不足以让很多用户选择顺风车。导致供需配比不足。有了社交,顺风车可以带给用户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出行和赚一点油费了。” 互联网分析师唐欣认为,任何互联网产品增加社交模式都是为了增强用户粘性和活跃度。社交可以说是成本最低的促进活跃的方式。对于滴滴顺风车这次的事件,他认为不是社交的罪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