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寨位于广东省仁化县城西19公里的石塘镇石塘村,距广东著名的丹霞山仅23公里,省道横贯全镇,交通十分方便。 该寨是乡绅李自胜为防范土匪抢掠,筹银三万,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动工,至庚戍年告竣(公元1915年),用了十六年的时间建成,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连护城河在内,总占地面积为11300平方米。双峰寨原名石塘寨,后取寨门前门楣横匾“双峰保障”之意,改称为“双峰寨”至今,该寨1949年前已崩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修。 双峰寨,外形成长方形,石灰及青砖砌成,是少有的巨型寨堡。欲进寨门必须先经护城河,这河宽13.7米,水深1.5米,周围护城河的面积为4878平方米,河上有吊桥,吊桥分两段,中间有一个桥墩,(1976年改为水泥桥)。过了吊桥城堡又被两重寨门深锁,第一重两扇大门用全封樟木制成,厚5寸(15厘米),大门顶有“双峰保障”四个大字。第二重门与大门结构相同,门顶有“保安门”三个大字。 古城堡内攻、防、守相结合的设计环环紧扣,以一个主楼(也称中楼)和四个炮楼为主轴,东西两面城墙中间各有个瞭望台,其间用围墙相连。主楼为五层,高15.3米,四个炮楼比主楼稍矮,为13米,围墙四面以走马廊相连,廊分两层,底层宽3.15米,可用作住户,据称可住千人;上层宽1.2米,联通包括主楼在内的五个炮楼,值此守望相助。走廊每隔3.9米有一小炮眼,共有55个小炮眼,炮眼居高临下,从不同角度可消灭不同方向来犯之敌。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石塘乡农会曾在里面办公。1927年后,石塘乡农会领导军民退居双峰寨内反抗当时的国民党右派的镇压,前后历时9个月。双峰寨现在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7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把双峰寨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之一。2006年05月25日,双峰寨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摄影:谢锦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