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家园

关注民生 . 红山百姓家园互动交流平台,欢迎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5237|回复: 1

      脱贫故事|打井修路为致富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18-12-26 07: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旭峰是个典型的西北汉子,朴实憨厚。自1994年退伍后,他就进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水利局工作,管理全县255个村、30.18万人的饮水用水。“以前你要娶个媳妇,首先问你家里有几个水窖。没有,人家就不考虑把姑娘嫁给你了。全县可能80%以上村庄,吃水全部是人担、畜驮。最远的,可能要跑到十几二十几公里以外。”

      为了摸清张家川县人们的饮水状况,王旭峰开始了漫长的调研过程:检查水质问题,检查供水问题,看井水是否透水,看整个线路的通水是否有故障……他知道,如果乡亲们的用水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就等于还没脱贫。

      2005年起,张家川县从水源开始统一规划,先后建成六大农村用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5个乡镇,237个行政村,5万余户,26.9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王旭峰很欣慰:“现在山上的人家家吃上了自来水,太阳能也装起来了。农村现在的生活,也能过得这么好。有时候晚上睡下都感到这二十几年没白干。值了。”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然而世代住在群山深处的人,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太难了。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县茅田乡雪岩顶村地处鄂西南1500米海拔的群山深处。雪岩顶因高寒,覆盖积雪时间长,山高路陡石头多而得名。一首民谣这样形容:“山上雾满坡,山高路陡土地薄,辛辛苦苦忙到头,又缺吃来又缺喝!”2014年时,雪岩顶村还是省级重点贫困村,村里人均年收入仅2500余元。


      结对帮扶的长航局选派4名优秀后备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赶考”雪岩顶村精准扶贫之路。“只有自己脚上始终沾满泥土,心中时刻牵挂百姓,他们才会和你打成一片!”2015年底,进入雪岩顶村的队长黄发学与队员王海江、刘向群、张志凌一道暗下决心。

      钻刺蓬、翻山头、家家到、户户落,队员个个成为“活地图”。“不到雪岩顶村,不知道路有多难行,不深入村民家中不知道有多盼路!”长航扶贫工作队队员们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深入走访调查,将《雪岩顶村公路建设需求专题报告》上报长航局,引起高度重视。

      自2015年4月入驻雪岩顶村以来,长航扶贫工作队争取道路建设资金833万,完成道路建设30余公里,兴建水池两千余平方米。黄发学松了一口气,扶贫队总算没辜负乡亲们的信任:“雪岩顶501个村民把我们当成了家里面的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为我们村的脱贫攻坚任务努力。等我老了,有机会还要回到雪岩顶村看看它的变化,我相信也会很骄傲和自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07: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贵州省丹寨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探索创新了“能力增强到户、产业增效到户、资源增多到户、政策增进到户”的“四增到户”工作举措。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丹寨县委书记袁尚勇说,丹寨县紧盯最困难区域,抓住最突出短板,以“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为工作目标,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丹寨县龙泉镇马鞍村精品葡萄园。(潘皇权 摄)

      第一,打好产业扶贫硬仗。按照“五步工作法”,聚焦产业“八要素”,持续深化“品牌带产业,企业带基地,合作社带贫困户”的“三带”产业扶贫模式,推进深刻的农村产业革命,重点实施以10万亩蓝莓、10万亩中药材、10万亩次蔬菜、10万亩茶园提质增效、10万头丹寨黑猪、100个生态家禽养殖点的“6个1”产业扶贫工程,完善物流、仓储、冷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一体化部署、全产业链推进、规模化经营。分别组建由相关县领导牵头负责的“6个1”产业专班,高位推动产业扶贫。采取党(村)社联建模式,建立产业扶贫合作社161个,实现合作社对所有行政村和贫困户的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将合作社收益的70%发放给贫困户。争取贵州省脱贫攻坚扶贫产业子基金资金6.10亿元,主要用于扶持蓝莓种植、中药材种植加工、低产茶园改造等产业项目,助力丹寨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通过劳务用工、土地流转、稳定就业、参与管护、利润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4366户17093人稳定增收。

      第二,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目前,全县共搬迁5815户25843人,其中“十二五”生态移民搬迁2794户12837人,“十三五”计划搬迁3021户1300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975户12790人),2016年已搬迁778户3314人,2017年已搬迁入住1271户5599人,2018年将搬迁992户4093人。在各移民安置点建设了移民社区,强化社区人、财、物的保障,实现了移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丹寨县排调镇高峰村牛角山通村公路。(杨武魁 摄)

      第三,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硬仗。坚持“通不了就搬、搬不了就通”的原则,以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近年来,全县农村“组组通”公路计划实施总里程245公里,涉及93个30户以上村民小组,受惠群众达34560人。截止目前,完成“组组通”公路建设214公里。其中:2017年度“组组通”公路工程92.33公里已全面完成,2018年全县“组组通”公路总里程152.67公里。在饮水安全保障上,我们按照一家一户全覆盖的模式推进全县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总投资6900余万元。

      贵州丹寨县万达职业技术学院一角。(龙永军 摄)

      第四,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教育保障方面,已完成全县10452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工作,共资助42449人次,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强力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控辍保学”专项工作,确保实现零辍学。医疗保障方面,全县贫困人口参合率已达到100%。对贫困人口就医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实行一站式即时结报和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便民措施,贫困户获得健康扶贫医疗保障实际补偿比为94.98%,有效遏制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住房保障方面,2018年全县实施危房改造2813户,同步实施“三改”,目前已全部竣工。另外,丹寨县采取一户一策方式对全县存在安全隐患的17556户农村住房按人均面积不超过30平方米进行改造,做到“三不一平一分两平安”(三不即不漏雨、不歪斜、不透风;一平即地面平整;一分即人畜分离;两平安即用火、用电平安)。

      丹寨县龙泉镇马寨村冬瓜种植基地。(黄晓海 摄)

      第五,进一步夯实“三率一度”。抓好精准识别。在“四看法”的基础上,创新“九不评、六优先”定性结合定量综合评估办法,逐村、逐户采集贫困村、贫困户动态变更信息数据。同时,按照“对照标准查、发动群众查、突出重点查、数据对比查、扶贫专线查、对应程序查、对应户籍查、落实责任查”要求,对漏评、错评、错退进行再次筛查,实行五级签字,确保扶贫对象更加精准。抓好精准退出,全县所有的干部职工深入帮扶户家中,开展家庭基本信息、项目覆盖、民生资金受益、政策落实等核对工作,区分“两因户”“两缺户”“两无户”,精准把握贫困户致贫原因,精准制定帮扶措施,提升帮扶工作的精准度,夯实脱贫基础。同时,坚持以户为单位,以是否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为标准,严格按照“八个不准退”要求,确保退出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的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退出精准。抓好群众认可度,坚持把群众认可度作为检验脱贫攻坚帮扶成效的“试金石”,制定“帮、教、管、查、奖、罚”六大举措,通过扎实推进“开展一次研判、开展一次农事活动、进行一次政策宣讲、吃一次农家饭”“四个一”活动,精准落实“一套桌凳、一个碗柜、一个衣柜、一张床、一个米缸”“五个一”措施,充分利用扶贫宣传“寨寨响”工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口袋书、群众会、院坝会、入户遍访等措施强化扶贫政策宣传,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不断提高群众认可度。

      袁尚勇说,要着力转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创新懒转勤、勤转能、能转富的就业扶贫“三转”模式,有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脱贫的干劲和决心,特别是在各村开展“我劳动、我脱贫、我光荣”活动,利用万达产业扶贫基金、产业分红金等资金,在村组开发巡河员、养路员、管水员、护林员、保洁员、治安消防员等扶贫劳动岗位,让有劳动力和劳动条件的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得收益。据统计,今年6300余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可实现稳定就业。对不愿劳动的贫困户,暂停发放分红金,对于勤劳致富、自力更生的大张旗鼓予以表彰,颁发“劳动脱贫光荣户”牌匾,树立起正确的扶贫导向。(龚超 杨昌盛)

      丹寨县排调镇方胜村椪柑种植基地,果农挑运刚采摘的椪柑(杨武魁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