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家园

关注民生 . 红山百姓家园互动交流平台,欢迎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536|回复: 0

      红山镇 红山白毛茶红色旅游名优特产历史沿革

      [复制链接]

      11

      主题

      20

      帖子

      6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7
      发表于 2019-4-29 15: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理位置:

        红山镇位于北纬25°15′-25°17′,东经113°28′-113°30′。红山镇地处粤湘两省交界处,东邻城口镇,南接董塘、石塘两镇,红山镇镇政府大门西连乐昌五山镇,北与湖南汝城县大坪镇交界,位于仁化县西北部,距离县城52公里,距106国道30公里,县道X335线南北公路贯穿全镇,西面有公路通往乐昌市。全镇总面积166平方公里,总人口9703人,管辖8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民会,77个村民小组。全镇山林面积22万亩,占总面积88%,森林覆盖率为88%,耕地面积0.8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0.53万亩,旱地面积0.3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多田少的山区乡镇。

      历史沿革:

        1969年9月间,县革委根据董塘公社的烟竹、鱼皇两个生产大队和城口公社的新白、青迳两个生产大队干部、群众的要求,为便于领导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经韶关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烟青人民公社”。1971年9月乐昌县五山公社中山生产大队(后分为中山、前洞两个村委会)划入烟青人民公社。1972年1月,烟青人民红军桥公社更名为红山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撤社改为红山区公所,作为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管辖青迳、新白、红山(后改名为新山)、中山、前洞、鱼皇、烟竹七个大队,1984年3月成立红山墟镇居民委员会。1986年11月8日,撤区改为红山乡人民政府。1991年9月从墟镇居委会分出小楣水成立小楣水管理区。1993年1月撤乡改为红山镇人民政府,现管辖青迳、新白、新山、中山、前洞、鱼皇、烟竹、小楣水8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77个村民小组。

        红山镇是革命老区镇,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1928年10月,中共仁化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在南木坑(距现高坪电站约2公里)办公,开展游击战争及发动革命暴动。1934年10月底至1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队伍从城口镇经红山新白、青迳、中山村进入乐昌县五山镇。据资料记载,在红山境内牺牲的红军伤病员共33人。红山镇是一个建镇不久的乡镇,建镇于1971年,由城口、五山、董塘三镇的边界部分村落组成,受该镇特有的红色土壤影响,命名为红山,也有红色革命根据地之意。本镇在1993年补划为革命老区,如今立有“红军长征烈士纪念碑”留作纪念。

      人口民族:

        2007年,全镇总户数2203户,总人口9703人,辖区内有青迳、新白、新山、中山、前洞、鱼皇、烟竹、小楣水8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77个村民小组。全部是汉族,其中农业户2015户,农业人口9182人。

      交通通讯:

        交通方面:县道X335线从城口镇经红山新白、新山、墟镇、鱼皇至董塘镇。乡道主要有新白至清迳7公里;五渡至中山7.5公里;五渡至前洞9公里,与乐昌廊田镇至文书村公路贯通;高坪水库坝头至烟竹9公里(硬底化);兰桥至小楣水7公里。通往各村委会的乡道均已硬底化。现在每天有5趟乡村班车往返于县城和乡镇。

        通讯方面:至2004年,实现了全镇76个村小组通固定电话,开通程控电话总数1200多门。联通公司在红山墟镇、鱼皇建有联通网络信号基站,移动公司分别在红山墟镇、鱼皇、烟竹、新白、中山、前洞、青迳建有移动通信网络信号基站,实现全部行政村有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该镇认真抓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城镇交通及信息网络。电话普及率达90%以上,移动电话和闭路电视不断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也不断进步和完善。

      经济建设:

        红山镇地处韶关市仁化县西北部,辖区内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和利用的空间较大。该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镇山林面积22万亩,占总面积88%,森林覆盖率为88%,耕地面积0.83万亩,茶叶示范基地其中水田面积0.53万亩,旱地面积0.3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多田少的山区乡镇。全镇毛竹面积9800亩,年产毛竹190多万根,春冬两季产笋30吨。本地盛产白毛茶,现种茶面积达8600亩,年产干茶350多吨,进行茶叶精加工前景广阔。全镇共有大小河流支流30多条,雨量充沛,蓄水量大,可进行小水电站改造和建设;全镇现有小水电站25座,总装机容量达7515千瓦。镇内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勘测发现的主要矿产有:钾长石,石英石,稀土等,可开采利用价值大。位于该镇南部的高坪省级自然资源保护区面积6.1万亩,该镇具有丰富的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群,是一个林业资源丰富的乡镇,特产红山白毛茶远近闻名。除白毛茶外,还盛产香菇、笋干、腊肉、腊鸭等物廉价美的名优土特产。现全镇有小型企业128家,主要是小水电站,竹木加工厂,矿场,以小水电站为主。

      名优特产:

        红山白毛茶(又称“仁化银毫”、“丹霞银毫”)产于海拔千米高的山林雾海之中。据原《仁化县志》记载,清朝嘉庆年间,红山白毛茶当地白毛茶已白毛茶示范基地是朝中贡品。在1978年省山区资源调查中,专家认为“红山白毛茶品质居粤北名茶之冠”。

        1985年后,在上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群众对种茶叶的认识不断提高,积极开垦山坡地种茶叶。在1995年被省政府列为“一乡一品”扶持开发项目,茶叶生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截止至2004年种植茶叶面积8600亩,年产干茶350吨以上。经过现代科学方法精制,品质独特,味美甘醇可口,凸显纯自然兰花、蜂蜜、板栗香型。具有消滞去积、提神醒脑、生津解渴等功能,常饮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是现代理想的自然绿色饮品。1988年荣获广东省优质名茶称号,1989年被授予全国出口展品荣誉,1990年北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合格绿色食品,1992年荣获广东名茶称号,1994年评为全国林业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2002年评为广东省优质名茶金奖。红山镇的经济社会稳步发展,2007年4月市政府授予红山镇“森林生态示范镇”称号白毛茶。

      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红山镇境内有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585.5公顷。保护区内有高坪水库,水库库容6350万立方米,竹林之海水面面积200多公顷,水库大坝下有两座水量大、温度高、水质好的地热温泉(坝头温泉、丹竹坑温泉)。水库周围有1000多亩茶园。保护区内有3个小型瀑布。距高坪水库8公里的烟竹村委会有2万多亩的竹林和一座海拔1187米的黄岭嶂山,黄岭嶂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建于1916年的宗教场所龙母寺,香火旺盛。此外还有三磨石、锡坪嶂也远近闻名,山上的灵溪仙、仙鹤寺也历史久远,古色古香,山上风光无限,怪石嶙峋,奇风异景,是登山爱好者的好去处。

        红色旅游资源:1928年10月,中共广东省委委员欧日章主持仁化县委工作,根据政治形势的需要,率独立第八团(后改编为广东工农革命军北路赤卫队)到鱼皇南木坑(距高坪电站约2公里),进行军事训练和开展游击战争及发动革命暴动。仁化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同时在南木坑办公。1934年10月底至1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队伍红一军团直红军烈士纪念碑属部队由仁化县城口镇经红山新白、青迳村进入乐昌县五山镇;红一军团二师、红十五师经中山村进入乐昌县五山镇宿营。红军主力经过后,地方反动势力搜捕、杀害掉队的和在群众家里养伤治病的红军。在红山境内牺牲的红军伤病员共33人。红山人民为缅怀红军烈士的英雄伟业,继承红军烈士的革命传统,于1991年在新白重建“红军长征革命烈士纪念碑”,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纪念碑高大宏伟,庄严肃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