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碎片段
今天,分享三种我自己在用的工作方法,适合像你我这样的懒人。你不需要准备太复杂的工具,只需要一个笔记软件(比如印象笔记、Onenote、有道笔记等,甚至纸笔也可以)就行了。
1. 旗舰笔记法
你一定经历过这些情景:和别人交流,当下觉得收获颇丰,过了两天却连聊了什么都不记得了;关于项目的资料千头万绪,很多东西老是停留在口头上,一直没有推进;
点子、想法、意见,各种信息散落在聊天记录里,需要时,又得从浩如烟海的信息里一点点翻找……
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数以GB计的信息轰炸,它们可能来自各种渠道,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如果不能良好地加以管理,是很难发挥出价值的。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很多计划说了却一直没落实,很多想法涌现出来随后就消失,很多信息在脑子里过了一遍,需要时却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
如何尽可能高效地对它们进行管理呢?最关键的一步就是:
把它们全部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快速记录下来。就可以大量节省你的认知成本。你不需要去想「它在哪儿」,不需要去翻箱倒柜、搜索、翻找……只需要打开记录,瞥一眼,就能找到。这就把不确定性压缩到了最低。
快速记录,意味着你不需要花费太多心力在「记录」上。你可以专注在信息本身,不会被打断,更不会遗忘,可以保留当下最原汁原味的心境和印象。甚至,不需要分类,只需记下来就好 —— 因为分类只会把你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个分到哪里」「这个要到哪里去找」上面,这就是旗舰笔记法的核心。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
1)建立一页笔记,叫做「旗舰笔记」,事先写上每一天的日期。
2)任何时刻,当你觉得「这个信息很重要」,不要多想,打开这页笔记,尽可能简洁地写下它的关键字。一条信息一行。
3)每天定期抽出一点时间,对当天的笔记进行处理:待办的,不作改动;正在处理的,在后面加个复选框;已经处理完毕的,在复选框里打个勾。
如果要记录的信息很长,需要一页纸,怎么办呢?另外新建一页笔记,写下你需要记录的内容,然后复制笔记内链,再把内链粘贴到「旗舰笔记」里面。
包括:
日程:哪一天和谁有约;有什么事情不能改期,必须去做;
任务:有哪些计划有待处理;
灵感:有什么点子,可以进一步构思和发展;
问题: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利用碎片时间去思考;
备忘:有什么信息要保持关注和跟进;
资料:有什么东西,可以存着,下次备查备用;
……
2. 舒适清单法
第一,利用一张清单帮你梳理所有工作;
第二,在这个过程中,你是舒适的,自由的,不需要受工具和方法的约束。
具体来说:
1)新建一页笔记,写下10项你需要做的事情。如果超过10项,则把后面的先舍去。
2)放松心情,从头开始,一项项浏览你刚写下的任务。不要有任何压力,也不要思考太久,抓住第一时间闪现的念头即可。
3)如果看到一项任务,你觉得「有必要去做」或「我想去做」,就标记一个点上去。
4)10项任务里面,你可能会标记3-4项,那么,从最后一项标记的任务开始,专注去执行它。
5)做多久呢?不需要设置番茄钟,也不需要给自己任何限制,做到你不想再做为止。
6)如果这项任务完成了,把它删掉,在清单的末尾新增一项任务;如果还没完成,把它移动到清单末尾。
7)如果还有任务被标记,重复4-5-6;如果没有,重复2-3-4-5-6。
而如果有些任务,在清单上停留了好几天、好几周,一直没有动过,那就说明,它们在你心中,是真的不重要。你需要考虑的是:要么调整它们,要么调整自己的认知和驱动力。如果你的待办清单上,已经积压了一大堆「已过期」的事务,那么不妨试试这套舒适清单法,或许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3. 断点记录法
我在不少文章里,都提到过一点:要警惕「多任务工作」。因为多任务会积累大量切换成本,占据隐性认知资源,降低效率。
但像我这么懒的人,不喜欢老是做同一件事情,因为很容易就分心,失去新鲜感,怎么办呢?我自己常用的方法,是做工作的「断点记录」。
具体做法非常简单,牢记这三步就行:
1)开始工作时,同步打开一页新的笔记。
2)工作过程中,有任何想法、问题、进展,随时打开笔记,用关键词记下来。
3)当你做完别的事情,切换回来后,通过这些记下来的「断点」,快速恢复之前的工作状态。
详细讲讲第二步。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把念头记录下来,使其成为「断点」呢?
以构思这篇文章为例:
你会发现,虚无缥缈的「思考」过程,变得更加有迹可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