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遗忘了红山也是仁化的革命老区,蕴藏着丰厚的红色历史文化。1934年11月6日,红军长征部队过境仁化时,朱德、林彪、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从城口镇到达红山镇新田村宿营,在红山白石洞、五渡(红山镇政府)小典、中山麻坑,东潦、烟竹等地留下了革命斗争的足迹。
红色根据地象征着我们党的光辉历史,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今天就带大家去感受那掩映在山水间的红色记忆,去体味那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
红军长征纪念碑
红军长征纪念碑位于仁化县红山镇新白村委会的白石洞村小组,据纪念碑《碑记》记载,建于1968年,1991年重建。青砖结构,由碑座、碑身两部分组成,平面呈四方形,高9.5米,总占地面积144平方米。碑座等边1.75米。碑身正面塑有碑文,镌刻“红军长征革命烈士纪念碑”11个大字。碑底下筑墓,安葬有36位红军先烈忠骨。
1934年11月5日至9日,红军大部红一、红九军团、中央红星纵队及红五军团一部,陆续从城口镇经围坑进入红山镇的新田宿营。红军撤离之后,反动武装用尽残忍手段追杀红军伤病员,有36名红军伤病员遭惨杀,是当地农民群众自发将红军烈士遗体掩埋。
红山红军桥位于仁化县红山镇新白村委会,该桥为石拱桥,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东西走向,单拱,麻石砌成。成26米,宽5.8米,高8米,桥拱跨度15米,占地面积约150.8平方米。桥两端设台阶,桥面平坦,是当地李姓人出资兴建的古道人行桥。
红军桥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进过新白村,大部队三天三夜从此石桥上通过。当时,新白村的许多村民目睹了这一壮观景象。后来,当地人民群众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经过此桥,特把该桥称之为“红军桥”。从此,红军桥就成为当地人民群众的骄傲。
历经多年风雨,长期日晒雨淋,部分麻石长满青苔。修建公路时将多余泥土倾卸在桥端。加上人为在桥面局部铺设水泥,是造成损坏原貌的主要原因。
——致我们不忘初心,铭记历史 红山革命老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