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1 06: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当今世界,各国利益日益交融、命运更加休戚与共是大势所趋,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让经济全球化更好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是各国政府的共同责任。
世界很大,问题不少。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但不能因此而否定经济全球化。闭门筑墙、诿过他人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终究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符合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会以哪些人、哪些国家的意志为转移,其潮流不可逆转。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国际分工体系加速演变,全球价值链深度重塑,这些都赋予经济全球化新的内涵,孕育新的发展动能。
正是因为对世界经济的长远趋势有着精准把握,中国积极引领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一主动拥抱未来的开阔视野,被视为是“握住了通向明天的钥匙”。在各国观察人士眼中,中国举办进博会,正是支持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亲历首届进博会的比利时—中国经济贸易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如此描述自己的感受:中国举办进博会,为世界各国开展国际贸易、共享合作商机搭建了平台,是以实际行动维护自由贸易体系;中国扩大开放将为世界各国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一组微观数据,记录着今日中国与世界的高频互动。1分钟,中国进出口约5700万元;1小时,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近7家;1天,中国对外直接投资3.92亿美元……
一组闪耀成绩单,标注中国40余年打开大门搞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恰如进博会作为一个窗口所显示的,今日中国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在保护主义乌云泛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抉择更显不易,也赢得了更多支持。为何中国能在乱云飞渡之际,矢志坚守以开放促发展、积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从深层次看,这是对中国自身发展经验的自觉遵循,更是对世界历史演进趋势的科学判断。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习近平主席如是强调世界经济联动发展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进博会,中国一步步在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改变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创造了人类发展奇迹。
历史启迪智慧,昭示未来。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充分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着眼未来,中国深知自身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在开放中铸就自信,以自信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中国将始终致力于在同各国的联动中发展自身、贡献世界。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不仅为自身发展打开新天地,也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四)
进博会由中国主办,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工发组织等国际组织担任合作单位,众多国家共同参与。如此重量级合作伙伴和广泛参与度,体现了进博会作为中国主动扩大进口和开放市场重要平台的国际性和开放性,也彰显国际社会对改善全球贸易环境、实现合作共赢的由衷期盼。
推动各方开放合作是中国的行动自觉。从达沃斯、博鳌到进博会,从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到金砖国家合作平台,习近平主席多次就推动全球经济行稳致远提出中国方案,始终强调各方应坚定开放合作信心,共同应对风险挑战,被世界认为“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完整思路”。
进博会充分展现中国理念、中国作为。贸易畅通,才能百业兴旺。美国经济学家哈伊里·图尔克认为,作为中国增加进口的努力,进博会这一应对全球贸易失衡的“创新方法”,有助于增加全球总需求。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10年后,世界经济再次来到十字路口。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调至3%,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低水平。该机构经济学家警告称,“关税提高和长期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损害了投资和市场需求”。
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后退,各国面临着新的重大抉择。关键时刻,更多目光投向中国。面对期待,中国坚持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负责任立场作答,努力推动各国共迎挑战,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最为稀缺的确定性和引领力。
今日中国,正站在以开放促发展的更高起点上。一方面,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全球贸易环境带来的压力客观摆在眼前。从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到打造进博会全新合作平台;从自贸区建设不断取得突破,到《外商投资法》落地、服务业加速开放,中国开放不仅让自身发展步入新阶段,也造福了世界。
在进博会平台上,不仅发达经济体参展阵容庞大、引人注目,发展中国家同样书写着自己的精彩故事。首届进博会期间,孟加拉国达达公司展出的该国贫困妇女编织的黄麻手工艺品,受到采购团的欢迎。中国合作方不仅帮助该公司产品进入上海高端百货卖场,还开设网店,试水线上销售。数千孟加拉国妇女因此摆脱贫困。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中国深知,在21世纪的今天,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是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各国之间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促共赢,中国作为感召世界。
(五)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的郑重宣示铿锵有力。
2019年对中国而言,意义非凡。金秋十月,中国人民满怀豪情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
在世界眼中,今日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机遇之国”。“在当今混乱无序的国际体系中,中国是一个正能量国家”“中国支持自由贸易、在坚持市场开放的正确方向上不断努力,对于全球贸易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对全球化的坚守不仅让中国更加平稳地实现经济转型,也会为世界经济和多边贸易增加新的动力”……国际人士围绕进博会的种种点评,述说着一个事实:一个积极引领全球开放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负责任中国,正在世界范围赢得更多认同与支持。
在国际变局中奋勇前行,在思潮博弈中引领时代,今日中国正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为把握未来。“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如此的机会,中国扩大开放给世界带来了机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拉加德如此评价。“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最重要支柱,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可或缺、值得信赖的重要力量。”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一席话无疑是有感而发。
一个人有自己的价值观,一个国家也有自己的价值观。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历来具有“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和“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开放精神。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世界对中国带来的理念之变、价值之变,感触正日益加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为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瞩目未来,中国完全有信心、有底气做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与各国一道,共享机遇,共同发展,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和平与发展的阳光普照全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