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管理登录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访问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关注民生 . 红山百姓家园互动交流平台,欢迎您!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家园首页
红山家园
民生关注
乡土风情
美食街坊
古城镇
农家乐
农业技术
生活街
图文报
教育长廊
家园社区
论坛
资讯
农民菜园
景点之旅
乡村文化
野果园地
家园
家乡特产
家园公告
房屋出租
家电维修
分类
关爱家人
创业故事
女人世界
智能科技
今日微说
网友求助
其它
工作
职场人生
艺术
家居装修
生活
学生交流
买卖市场
爱车一族
家乡特产
生活常识
育儿宝典
红山家园
»
家园社区
›
农业技术
›
农田肥料
›
这些化肥骗子的招数农民要小心![转帖]
猜你喜欢
吊带美女桌面壁纸,
大胸美女图片,清纯
2023全新美女姐姐
四个高峰:微信每天
入秋先养肺!5个养
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
DeepSeek 揭秘:未来 AI 带不走的十
做生意,想做大做强,别想太多,抓牢
6类食物助力降低全身炎症,预防多种
苹果虽好,但不能乱吃!这3个时间段
冬天,少吃白菜和土豆,建议中老年人
返回列表
查看:
6774
|
回复:
0
这些化肥骗子的招数农民要小心![转帖]
[复制链接]
xiaohe
xiaohe
当前离线
积分
3197
640
主题
763
帖子
3197
积分
版主
积分
3197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19-12-19 22: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下乡的化肥忽悠团,农民年年都上当,花样各不同。根据各类情况分析,让他们经常上当的陷阱有以下几种:
1.“游商”坑农
一些不法商贩打着“最高科技产品”的旗号,走村串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出售肥料、玉米种、小麦种、菜种等,并利用农业执法机关上班前(或下班后)的时间,三五个人一伙一车,在村里“忽悠”一阵,收钱卖货一会。再看势头下降,急忙收拾摊子离开。如此“游商”,其实只要农民朋友细心观察,不难看出其中的“猫腻”。
2.“低价”骗农
有一些不法商贩“挂羊头卖狗肉”,以“低廉”的价格销售同一个品种,其中有肥料,也有种子。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销售的农资或“短斤少两”,或“含量不足”,或“伪劣假冒”。农民朋友购买后,一定会得不偿失。
3.“专家”忽悠
近几年来,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大村,经常会来一些“专家”讲课,打着“某某农科院”、“某某研究所”专家的名义,带着农资现场推广、销售。而他们推介的农资产品并不一定能给农民朋友带来好的收益。也有部分“专家”所讲的只是“一家之言”,并没有权威性。农民朋友在这种场合购买农资,一定不要多购,只能少购试用示范。
4.“赠奖”设套
有一些地方经销商,把多年积存滞销的肥料、种子,进行“改头换面”,制成非“本品”产品,利用农民“贪便宜”心里,另外购买一些实用品(如锅、伞、雨披等),采取“以赠奖促销”的办法,其实这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一种手段。农民朋友购买使用后就知道是“上当”。因此,出现这种情况,掏钱一定要谨慎。
5.“名牌”下乡
这几年,一些部门为了利益,常常不负责任地出售评比“农资评奖牌”,扯虎皮做大旗,也有些“农博会”乱举办有偿评奖活动,只要生产厂家交上一定“现金”,即可被评为不同奖项的“名牌”。只是这些“名牌”仅在各厂家的“展室”内,并不是农民朋友真正认可的名牌。农民朋友在购买时千万不要被一些经销商“忽悠”了。
6.“假广告”欺骗
目前假劣农资广告业充斥媒体,叫人真假难辨。农友在选购时千万不要只认“广告”,哪怕天天在电视上见到它,也不可全信。无论其广告做得多么凶,宣传成本都加到产品里了,价格死贵,如有必要可选试验后再推广。
7.“托儿”演双簧
近几年来,也有一些不法分子组团“骗钱”,发挥“托儿”的作用现身说事,或现场购买。当有一些农民购买农资后,这个团伙随时组织逃走分赃。
8.“村干部”推销
一些农资厂商利用村干部的威信, 在村里推销肥料、种子或农药,其实是他们给了村干部好处,借村干部的影响销售产品,这些产品质量没有保证,他们赚钱走人,等发现问题时,村干部也负责不了。
提醒农民朋友,面对“免费午餐”要警觉,不要贪小便宜。农友购买农资,一定要看是否有正规的营业执照,一定要索要供货发票。同时,希望有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严厉打击不法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模式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写好了,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开心笑吧
节日祝福
微商学院
种植经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