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家园

关注民生 . 红山百姓家园互动交流平台,欢迎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7720|回复: 0

      农产品电商热门,网上买菜成为潮流

      [复制链接]

      21

      主题

      23

      帖子

      8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3
      发表于 2019-12-20 15: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鲜农货关系民生,在其朴实无华的外表下,似乎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今年上半年爆发的“买菜热”,便是对此的又一明证,入局者不计其数,资本机构亦对此青睐有加。

          业界人士指出,生鲜农货在电商爆火背后,是数年来资本、创投对于农产品供应农货/生鲜赛道的狂热。毕竟,2018年,依靠农货上行及社交拼团形式,拼多多在短短三年,就敲钟纳斯达克。

          不过即便如此,中国农产品依旧面临“只知产地、不知品牌”的怪圈,与此同时,即便“拼多多们”在农产品供应链上已介入较深,但依然面临整个农产品和乡村的系统性问题,但这正是前者所努力的方向。

      u=1345257039,3509855068&fm=26&gp=0.jpg
      来自网图

      农贸市场“上网”
          生鲜热、农货热,是近年来电商发展的一大特征。在此之前,假使打个比方,淘宝是将义乌小商品市场搬上了网,京东将中关村电脑城搬上了网,而农产品供应农贸市场还未被搬到线上。

          中国是农业大国,且中国人又是舌尖上的民族,“民以食为天”。那么,为何农货触网一向未有起色?

          对此,业界早有共识,农货上行之难,“难于上青天”。一方面农货为非标品,且线上识别成本高,导致流量不稳定;另一方面,不同于日常消费品,农货属于即时性刚需,除非拥有价格、质量的突出优势,否则不足以引导消费者在电商平台消费。

          此外,在传统电商的搜索形式下,很少有消费者会有意识地主动搜索、购买农产品。不仅如此,农产品上行难以通过网络渠道,且严重依赖中间环节,仓储、物流及高强度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使得每个农产品价格环节的成本增加30%以上。

          这是一个痛点,一个业界均知晓的痛点。而痛点的反面,则是商业价值。如今,我们知道,拼多多正是依靠农货上行,而拥有了增长潜力,并迎来后续爆发。

          做农产品上行,助力乡村地区向城市销售商品,实现商品要素的自然均衡流动,堪称结构性机会。通过产地直发形式,实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具体而言,首先要实现“货找人”,确保农产品订单量的相对稳定;

          其次,以拼农货的形式,帮助消费者建立“计划性消费”的概念,社交拼团的形式,将购买农货,从一个冲动性的即时消费,变成了预期的计划消费;

          再次,将上述相对稳定性的未来需求传递给农民,后者可以依据需求来发货,变成了需求决定供给;此外,还专门为农产品开发一套农货信息处理系统,将农产品价格,信息输入,系统就能自动匹配产地、成熟期等。

      摘自:来源网络电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