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iaohe 于 2017-12-22 09:41 编辑
问:你靠什么过冬?
许多人的回答是 ↓↓↓ 一 身 正 气 现在的流氓天气冻手冻脚的, 要么窝中颤抖,要么出门哆嗦, 起床还得使出起床气、火气、阳刚之气! 小编听说…… 其实大家除了一身正气,
还有取暖“神器”! ▼▼▼ 热水袋
电热毯 取暖器 暖宝宝 空调 …… 而这个小物件更是女性人手必备 ▼ 电热水袋
上能御寒保暖下能辅助治疗痛经腹痛, 最便宜的十几块就能搞定! 销量也是一路飙升, 简直是最不可或缺的抗寒“神器”! 可你知道吗? 你买的暖手宝 “可能”已被禁止销售啦!
2010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储热式电热暖手器的特殊要求》,已经明确将“电极式电热水袋”列为禁止生产产品。
天呐!这种电热水袋早在
2010年的时候就已经被禁止生产了! 小编百思不得其解, 然后就被这个视频炸懂了。 (为防毁容,请捂脸观看) ↓↓↓
“热水袋爆裂,炸伤少年!” 简直可怕!吓得我赶紧扔掉了它, 这么一个小巧的保暖神器, 竟然会这么危险?!无独有偶, 受它伤害的还有这么多! 百度一搜爆炸事件吓喜你
并且被炸每年都有!!!
细思极恐有没有,
这个被尊称为过冬神器的电热水器 难道真的不能用了? 一起来揭开真相!
揭开电热水袋的神秘面纱
其实,市场上的电热水袋分两种 ▼ 电热丝热水袋
电极式电热水袋
来看看电极式电热水袋的爆炸现场 ▼ 这是为什么呢? ▼
电极容易生锈,当锈末进入液体时,会导致液体电阻力降低,加热功率提升,进而温度升高。这时如果温度控制器失灵,液体超过一定温度后就会因气化而爆炸。
而电热丝式热水袋有绝缘线圈, 能把发热体和液体隔离开, 相对比较安全。 ▼ 但是,问题来了! 上面说到的这种电极式电热水袋,
虽然因漏电和爆裂危险被禁止销售! 但由于生产成本等问题, 仍活跃在市场上,为生产厂家所青睐! 而不了解情况的旁友就很容易分辨不清。
如何辨别这两种热水袋呢?
新买的热水袋中, 金属电极头甚至已有锈迹 ▼
电极式热水袋爆炸后的惨状 ▼
所以…… 可能连商贩都不知如何区分的:
电热丝(管)式热水袋 or 电极式热水袋 到底该怎么分辨?
购买时,可用手轻捏电热水袋来分辨种类 ▼
电热丝式热水袋: 于袋子底部能摸到网状物体 电极式热水袋: 捏到的是两截硬邦邦的圆柱体
选对热水袋,还需要注意什么?
毕竟这是用电的玩意儿, 就算我们已经会分辨这两种热水袋了, 在使用上还是需要小心谨慎, 小编找了几点注意事项, 防范于未然,一起来学习。
1、在正规商家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产品必须具有国家3C认证和产品合格证,布料应选用防火面料。
2、检查电热水袋密封是否完好,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电源线接口是否有裂纹或其他安全隐患等。
3、避免电源长时间连接,电源长时间不拔,易发生触电。而且充电时间不宜过长,应在指示灯熄灭后2分钟内终止充电,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4、不要放在腰部或其他身体部位用力挤压。实用热水袋放置在身体部位用来保温是可以的,但如果使用过度或是使用不注意,对充电热水袋产生超负荷的压力,就有可能会让充电热水袋爆裂。
5、从桌上滑落,摔在地板上易让热水袋故障。
如若被烫伤该如何处理? “一冲二脱三泡四盖五送” ▼
“冲”即用流动水冲洗。第一时间用冷水冲洗伤口,以减轻伤口受热程度;若条件允许,用冰块冷敷伤口,但有的地方不宜冰敷,如心脏、腹部、足底;
“脱”是在水中小心剪开并脱去衣服,否则衣服上的热量得不到散发继续作用于创面,会使创面加深。
“泡”是在冷水中持续浸泡烫伤处30分钟。
“盖”是用干净毛巾等覆盖烫伤处。暴露在外的伤口,不要用布包裹,立即到医院就诊。
“送”就是尽快送医院。
专家说了,不管什么样的电热水袋 使用寿命超两年一定要换! 生乎中我们都缺不了电器产品, 一旦使用不当, 很容易产生悲剧啊。
还有哪些产品需要注意?
天气越来越冷了, 大家在取暖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患于未然! 如果实在不行,那就靠抖吧!
|